郗晓宇:读博士之前最好明确未来的方向
中新网2月19日电 据BBC英伦网报道,英国物理学会(IOP)每两年颁发一次“Bob Chivers Prize”旨在表彰这期间发表的博士生论文中最优秀的一位作者。这个今年的获得者是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或译帝国理工学院)博士生郗晓宇,成为第二位得的华人学生。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郗晓宇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向有意来英国攻读同类博士学位的同学提出。
记者:你在中国硕士毕业,为什么决定来英国读博士?
郗晓宇:我硕士做的项目主要是关于超声领域的,包括气泡、超声成像等方面。我当时发现帝国学院的这个研究小组也是做超声方面的,但更倾向于无损检测。这个领域比超声成像更广泛,而且贴近民生,有更多实践价值。因此,我决定到这里攻读博士学位。
子川:读博士是与你的工作同时进行的?
郗晓宇:当时我们组里向学校申请到一个可以边读博士边从事研究工作的职位,也跟当时签证政策没有收紧有点关系。所以,我的工作就等于我的博士研究。等于我拿到这个职位之后,在公司中做相关项目的同时读博士。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研究课题。
郗晓宇:我研究的主要是用超声波来控制微气泡以进行超声清洗。在半导体生产领域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有效清洗掉微小的干扰物颗粒。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在内的下一代电子产品中都用到半导体芯片。
如果想在同等的面积之下集成更多芯片的话,就需要清洗掉更小的颗粒。而当前的所有技术对于微米这样量级以上的颗粒来说会比较有效,但是下一代产品则需要清洗微米或纳米量级的颗粒。我做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微米或纳米量级颗粒的清洗。
记者:你现在博士刚刚毕业,这几年的研究有什么突破?
郗晓宇:之前有很多人都没通过实验验证微米或纳米量级的超声清洗的过程,而我们做到了用高速摄像机观测微米量级的气泡在芯片表面是如何清洗的。
我们得到的理论和实验值显示,可以想办法控制清洗的能量,让它不会太强也不会太弱,就是说既要完成清洗又不损伤芯片。
记者:你在博士期间发表的一篇论文前不久获得了“Bob Chivers”?
郗晓宇:这篇论文是发表在美国《声学学报》(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上的,题目是《在微驻波场作用下边界表面气泡群体的动态研究》(Collective bubble dynamics near a suce in a weak acoustic standing wave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