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南佛罗里达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在高血压大鼠模型中采用古老的中医治疗针灸来降低大鼠的高血压,针灸所触发的抗氧化酶增高似乎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近期的生物医学期刊《PLoS ONE》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华人科学家周树峰(Shufeng Zhou)教授。目前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任主管国际医学合作的副校长、药学院主管科研和国际合作的常务副院长、终身教授。是世界一流的新药研发专家、美国药典(USP)专家委员会(唯一的华人专家)和美国国家药物管理局(FDA)顾问。迄今,已在新英格兰医学(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等著名的SCI医药学发表320多篇高水平论文,总影响因子达1,000分以上,被引用6,700余次,H 因子为39,被SCI的总部Thomson公司列为全球1%的、最有影响力的药理学和生物医学科学家。
针灸作为中医学一个组成部分,存在至少已有2500年。尽管在主流医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它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广泛实践的一种替代医学形式。超过200万美国人报道近期采用针灸来治疗从慢性疼痛、骨关节炎到偏头痛等各种疾病。
针灸就是将细针插入人体刺激与性能量信号通或有关的各种“”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基于当身体称之为“气”(Qi)的能量流动中断或受阻时就会导致疾病发生的中医理论。人们认为针灸可通过恢复机体的能量平衡来恢复健康。
研究人员认为针灸的降血压效应可部分解释为通过增强一些酶,帮助清除机体称作基的毒素,促进整体上降低了细胞氧化性应激。但他们也强调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在长期血压治疗中针灸的氧化性应激调节效应。(来源:生物通 何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