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范例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世界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一不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共同发展、进步的结果。许多科学的重大成就来源于形象思维,最初往往表现为一种艺术美。钱学森先生就曾经说:“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数学家李政道也确信:“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她们的关系是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法国哲学家马利坦曾对逻辑思维与艺术思维做过详尽的考察。他说:“所有伟大的数学家的著作中都蕴含着诗”,在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普罗提诺、斯宾诺莎和黑格尔的哲学见解中,都有神奇的诗性直觉在起作用”;“没有诗的帮助,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凭经验完成他的关于菱形基本定义的推断”;“而在霍布斯思想的狂热背景中,有些东西是诗教给的”;“诗甚至帮助了阿西西的法兰西斯,帮助了哥伦布、拿破仑和18世纪意大利著名冒险家克格莱斯特罗”上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对比美国与前苏联两国在航天竞争上的差异而做的《零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为什么要以“零”为项目命名?参加这个投入过亿、人数过百的专题项目的科学家们认为,“零”表示当时美国对艺术教育认识的空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认为:科学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艺术同样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可以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多种知识营养的输入和多种思维方式的历练,是造就超人才俊的有效途径。这是我们对理工科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最好。
3.典范教育
良好的典范往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与激励的作用。过去,我们曾有意无意地夸大各知识门类间的差异,“隔行如隔山”这句俗话曾对人们的学习与研究产生严重。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强调跨类思维及跨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并不乏典型范例。
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不仅擅长写散文和旧体诗,地质学的论文也写得“有声有色”,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其喜欢小提琴。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法国留学期间,李四光先生曾创作了一首小提琴曲《行难》。近80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这首小提琴曲第一次公开演奏。
钱学森先生知识面极宽,兴趣也相当广泛。他既是一位科学大师,又是一个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造诣相当高的人。虽然从小就学自然科学,但钢琴和管弦乐方面的造诣相当深厚,曾经是母校上海交大铜管乐团的重要。在中学时钱学森先生曾得到一笔学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到上海南京去买俄罗斯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音乐会圆舞曲》唱片。钱学森先生对绘画也有浓厚的兴趣,曾专门抽出时间学习绘画,并受到好评。
这些例子,都是我们对理工科学生进行艺术美教学的典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