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省曲周县,玉米就要成熟,棉花开始采摘,小麦即将播种,驻扎在当地的中国农业大学师生要迎来又一个忙季了。
三年里,20多名研究生奔赴曲周,对他们来说,科研的场所不是学校和实验室,而是田间地头。
2009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学院的李晓林教授、张宏彦副教授、王冲副教授、刘全清副研究员来到省曲周县,开始“双高”示范建设——目标就是达到“作物高产、粮食高效”。5月,两名2009级硕士生曹国鑫、雷友来到曲周。
到2011年,在曲周的低产盐碱地上,学生们种出了“吨粮田”,一亩地年产小麦和玉米达到2000斤以上,在50年不遇的干旱条件下,示范区的小麦仍然获得了丰收,此前,小麦和玉米加起来产量不过一千三四百斤。“看到平时的实验数据经过老师及师兄师姐们的努力,变为提高了的小麦玉米产量的数字,原来我们在学校学的东西真的是有用的。”2010级硕士生贡婷婷说。
在“科技小院”里,学生们正在准备对农民进行小麦播种技术培训。说是科技小院,其实就是村里或闲置或荒废的农房,由学生自己装修、粉刷、而成,既是住处,又是培训教室和活动场所。如今,在曲周的4个乡镇、7个村都有科技小院,依托科技小院,还成立了9所农民田间学校,培养了农民科技160名。
刚到曲周时,同学们都住在第四疃镇的实验站,但离下面的村还有近一个小时程,就是六点起床,到了村里也已经七点多,而农民一般五六点下地。于是,带队的李晓林教授提议,索性住到村子里去。
“科技小院”就这样诞生了。有了小院以后,学生和农民同吃同住,农民什么时候去地里,他们就什么时候去地里。在农忙时节,学生们从早到晚都得在地里盯着,他们把农用三轮车成“科技小车”,拉着宣传,在田间道上穿梭,看见有农民在耕种就下车指导。
小院开展的日常活动就是培训,在村委用大喇叭一喊,农民们就都来了,常常一来就是一百多个人,院里都站不下。三年里,学生们田间培训的足迹踏遍了全曲周342个村,面对面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有一次,2010级硕士生赵鹏飞给农民培训完,一个农民等着没走,特意过去对他说,“国家没有白培养你们!”
在白寨乡,驻扎的三个女生还建起了“三八小院”。她们发现,下地干活的都是留守妇女,她们大多不识字,买种子、肥料都容易被骗,就建了这个专门为妇女服务的小院,命名为“三八小院”,也寓意“三个‘八零后’”。
除了两周一次的培训,2011级硕士生周珊还教农妇们跳舞、扭秧歌,就这样,把村里妇女晚饭后的活动渐渐地由打麻将变成了跳舞。母亲节,她们还组织晚会,让孩子们来表演节目。小院俨然成了村里的活动中心。
在即将开始的小麦播种季,学生们还在探索“土地托管”模式。曲周的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每家的地块小且分散,没办法用农机进行土地深翻,很大程度上了播种的效率。另一方面,因为种粮收益小,村里的年轻男人基本都去打工了,劳动力缺乏。针对这种状况,学生们着手建立了“农机合作社”,将土地集中进行规模化操作,在外打工的农户可以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从耕种到收割“一条龙”服务,人工、农资、机器的投入成本都比单家单户种地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