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出现了农业产量与效益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小农户与大市场难以连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以及加入 WTO 后如何应对国际竞争等深层次的问题,在探索中各地纷纷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探讨这个新兴的经营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及意义,通过与国际农业产业化的比较,找出我国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文章分四个部份进行论述。第一部份讲述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发展的理论依据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从理论上论述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第二部份论述产业化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缓解市场风险、扩大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第三部份以为例叙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介绍龙头企业、农户和中介组织三类经营主体范围及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五种经营模式;同时进行中外农业产业化的比较,分析在发展条件、组织模式、发展水平、基本特征、运行机制以及角色中的异同,找出我国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如在资金、组织、经营规模、服务体系、经营方式、政策法规与管理体制、人才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培植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经营、完善内部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加快农业产业信息化进程等对策措施。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当前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要不断探索实践,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