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很关心电煤市场化的推进。去年四季度,有关方面报送电煤并轨方案。李克强看后指出,方案中市场化的原则很好,但具体措施中还存在计划色彩。既然都并轨为市场煤,为什么还要对数量和价格作许多?这一方案被退回重新制定,修改完善后已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电煤。
博士论文关注城镇化,获孙冶方经济学
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既与上世纪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一脉相承,又是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实现转型升级的大手笔、关键棋。今年1月15日,李克强到国家粮食局考察时,第一次将其概括为“新四化”。李克强认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他注意到,发达国家依靠信息技术和电力技术的结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比例可以达到50%,而中国存在风电、光伏发电并网难的问题。李克强要求,智能电网不能只对大用户,而要利用信息技术,鼓励发展小规模、分布式发电。在他的推动下,国家电网已向单位、家庭的屋顶光伏发电。
“新四化”中的城镇化,更是被李克强视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北大学习期间,他写出了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孙冶方经济学。经历了20多年的思考、实践和历练,形成了今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维。
“中国城镇化要分享国外先进和管理经验”,李克强说。他多次访问欧洲,对其富有特色的城市布局、良好的人居、完善的公共服务十分欣赏。2012年,了解到欧方在城镇化领域加强合作的愿望,他当即要求抓紧筹办中欧城镇化高层论坛。
怎样在城镇化领域实现科学发展和人文特色的内在统一,是李克强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反复强调,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要富裕农民,城乡居民。重要的是要解决好2亿多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的问题。
为降低城镇化“门槛”,李克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整服务业政策,鼓励扩大就业,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5年来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3000多万套,基本建成1700多万套。
李克强主张,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破解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也要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在他的强力推动下,五年多来,中国累计棚户区1200多万户。今年2月,李克强又提出将开展第二轮棚户区,再解决1000万户城市贫困户住房困难,两轮惠及的人口规模近1亿。
“百姓天大的事,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做下去”
李克强年轻时在农村插队,当过大队,饱尝农民生活的艰辛,积累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担任国务院领导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讨论民生改善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