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马均:为了大地的丰收 让“天府粮仓”装满粮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24-12-02 03:30:13

      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始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留校工作以来,巴蜀大地的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尤其是在水稻生长季节,大部分时间都奔忙在各地的水稻生产第一线。

      作物栽培技术是最贴近三农的科技服务,我每年都抽大量时间,参加省、市、县、乡村的各种技术培训30次以上,遇到突发性自然灾害,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区,了解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努力把损失减到最低。虽然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会常年在田间地头奔走,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但我认为这是一件苦在身体、甜在心里的事业。

      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先后在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科研和示范,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建立的东坡永丰,我们每年至少要在那里工作3个月以上,解决农业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到试验田再到大田的技术问题。每年还要选派2-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常驻,开展论文研究,把田间地头作为他们的课题。

      在眉山东坡,我们依托,连续举办了7届水稻“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竞赛活动,有1000多名涉农专业学生来这里实习实训,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培育种粮大户200多人,培养了不少“土专家”“田秀才”,推动当地全面实现水稻优质化、生产机械化、种植规模化。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和的追求,我先后主持完成的多项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累计推广应用2.8亿亩,新增稻谷115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78亿元。

      人民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进行了部署。请您谈谈对这方面工作的和意见。

      马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和领会全会,增强责任感和感,围绕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积极开展创新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在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更加注重优质、高效、绿色生产,不仅要让“天府粮仓”装满粮,而且还要装优质粮、放心粮,助力四川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人民日概况关于人民网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页  [1] [2] [3]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