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大力“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继续秉承“追求真理、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均:为了大地的丰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培育优秀的专业人才,这是我一直秉承的,也是教育家的具体体现。正是这一,我毫不地坚守自己的专业37年。靠着这种,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3项、二等2项、三等4项,中华农业科技1项;主持完成的多项技术已成为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和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核心技术。
一,把“川农大”装在心坎里。我从事的是作物栽培学专业,对该专业的喜欢萌发于初中时期,当时生物老师提倡“从做中学”,教我们授粉,讲述神奇的杂交技术等,少年的好奇心一发不可,促使我后来考入四川农业大学攻读农学。
初入学府,深受经过数代川农人的薪火传承和不懈努力形成的“川农大”的深深感染和教育,本科毕业时,我考上了川农大校长孙晓辉教授的研究生,从那一刻起,我就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方向,余下的,只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读博的时候,我有幸成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却依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作物栽培学上,周老师我“搞作物栽培学的人多懂点遗传育种常有利的,这种交叉学科建构,可以让研究更为深入,发挥良种良法最大的效应”。导师们的言传身教为我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二,把人才培养融入作物栽培事业。上世纪90年代是作物栽培学发展中的时期,大量人才流失,我却始终没有,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仍然默默地研究,践行了周开达院士那句“即使10年都搞不出,也要把教训留给别人”的名言。这或许就是的传承吧。
教书育人是我们当老师的,对待学生,我一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和知心朋友,不仅在学习、研究工作上悉心指导,而且在生活上我也会十分关心,尽量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虽然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十分繁忙,但我对待教学却从不懈怠,除一直承担本科、研究生作物栽培教学外,还先后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常常把作物栽培和人才培养相提并论,常常以前辈、大家为榜样勉励学生热爱专业,并且自己更是以实际行动展示出这种热爱,教育学生牢记“中国人的饭碗”。培养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后都成为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