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浙江农林大学:让生态文明根植于学生心中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22-01-21 07:38:38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构建一二三课堂联动的生态化课程体系。通过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生态化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逐步朝着生态+创新创业+生态实践教育(一二三课堂联动)发展,生态素养的内涵培养有机融入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生态教育覆盖全校所有本科生,使学生从一进入校门就切身体会到生态化教育。

      为强化生态育人机制保障,该校还积极创新机制、赋能生态,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农林碳汇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形成了内外联动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研究的共同体。作为秘书处单位,积极承办浙江省大学生生态科技创新大赛,为生态化意识创新提供实践支撑。

      养殖生态甲鱼的“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杨珍、走生态农业创业之的“浙江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赵颖雷、做新时代生态农民的“浙江省首届大学生现代农业创意大赛”金获得者唐海峰……经过16年的发展,浙江农林大学生态育人的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生态人才。

      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已培养了涉及林学、园林等31个专业的3万多名毕业生,60%以上的毕业生从事农村农业、生态类相关工作。其中,为全省11个地市定向培养了5届290位切实服务并扎根基层的农技、林技毕业生;园林、风景园林等毕业生着力服务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60%以上的浙江省美丽乡村、乡村振兴项目设计;农学等7个定向培养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累计为基层农技和林技培养了懂技术、爱岗位的专业人才1300余人,有效解决了农业人才“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关键问题。

      2012届毕业生翁智雄目前正在从事生态学相关领域研究工作。提及母校的培养,他依旧满满都是之情:“离开母校已经将近十年时间,但不管是母校浓厚的生态育人,还是特色的生态教学课程,以及主题鲜明的生态文化活动,早已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为我在从事生态领域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使我能有机会到国内外名校开展生态领域的访学交流。”如今,翁智雄的学术研究从林业经济拓展到了经济,他希望深入挖掘绿水青山之中的金山银山,更多百姓。

      “今后学校将继续彰显农林、生物、等领域的学科专业特色,构建良好学科专业生态,推进生态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农林智慧。”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沈月琴介绍,经过16年的努力,浙江农林大学的生态化人才培养在、模式和机制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学校创造性地提出创办生态大学,实现生态育人目标;面向新产业新要求,通过复合交叉、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了突显农林生态的智慧农业、现代林业、绿色等六大全产业链为核心的专业生态体系;通过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形成了生态化合作教育育人机制和学科专业一体化的保障机制;深耕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等人才需求,创新合作教育方式和协同机制,形成校地定向培养、校企定向培养和国际合作培养三种生态化合作教育模式和跨学院(学科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