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纳米科技论文产出由1997年的820篇增至2016年的5.2万余篇。1997年,与纳米相关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中只有6%涉及中国作者,到2010年,中国已与美国旗鼓相当。目前,中国贡献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纳米科研论文,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数据还显示,过去20年,中国纳米专利的申请量累计达20万余件,占全球总量的45%,是美国同期累计申请总量的两倍以上。高合成和超化合物是中国纳米专利申请最多的领域。
援引专家采访指出,催化技术和纳米催化材料将是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纳米科学领域。此外,纳米技术在能源产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医药也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新领域。
参考消息网7月18日报道港媒称,对发表学术论文给予励的制度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形象。然而,最新研究质疑这是否也导致了科学家们更多地关心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而不是核查其研究的准确性。
据《南华早报》网站7月17日报道称,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陈必坤牵头开展了上述研究,其团队调查了中国100所大学在过去17年里的励政策。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从1999年到2016年,中国的大学教师在国际期刊上每发表一篇论文可获励30美元至16.5万美元不等,平均励金额在过去十年里显著上升。例如,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平均金从2008年的26212美元上升到去年的43783美元,涨幅达67%。调查报告称,最高数字相当于一位大学教授年薪的20倍左右。
上个月,一个研究团队因在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稻瘟病”潜在防治方法的论文而获得200万美元的励,中国的论文现金励政策受到愈发密切的关注。这笔钱发给了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和他的同事,以励他们在水稻抗稻瘟病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尽管这个团队的研究工作真实可信,但励金额成为世界各大的头条新闻,引发一些人质疑像这样巨资励科学家的研究是否符合准则。
报道称,根据陈必坤的研究,中国的励论文制度是江苏省南京大学在1990年前后率先实行的。
虽然那时候的励金额只有区区25美元,却导致了该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激增,整整十年在全国排名第一。其他大学迅速效仿,纷纷推出自己的励办法。根据统计,从1996年到2014年,中国学者在境外发表的论文数量增加了16倍,从13134篇上升到23207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