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同许多该类抄袭文章的作者一样,霍同学还将抄袭原文放入了参考文献内,并在文中将一段几乎没有更改的文字标注了引用,似乎也作为逃避学术不端检测的一种方式。
以上种种,可能帮助一篇抄袭的论文顺利通过机器检测,但终究改变不了其完全相同的行文思与内容。在两文题目甚至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国家工信部主管、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期刊《教育现代化》是如何让该篇文章过审发表的?
而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的数据,这篇文章的“作者”霍同学在今年的自主招生中成功通过了和中国传媒大学两所学校的初审。
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今年有毕业生在学校官网上发文如此感谢道:“学校对我们班同学准备自主招生十分重视,每一个环节都有老师协助做好充分准备。”
莽原称,这种学术造假方式显然比直接抄袭要更加“安全”,从两篇或多篇文章中抽取部分材料进行后,很难被发现和哪一篇具体论文相似。尤其是下面第一个案例中,作者了两个不同领域的论文素材,很容易呈现出一种原创的。不过,这类文章在高级的论文查重系统中大部分还是可以检出至少25%以上的重复率,达到学术抄袭的标准。
案例:杭州市第二中学梁同学与方文斌老师的《化学防腐技术与古建筑》(2017年2月发表于《建筑与文化》)
这篇关于古建筑的论文,在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学生兴趣足够浓厚的情况下,一个高中生是完全可以完成的。遗憾的是,梁同学选择了抄袭。
这篇论文读起来有一种强烈的撕裂感,如第一段在持续论述绿色化学的定义与意义,和文章题目或是接下来第二段的化学防腐技术在古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两段之间亦无过渡。这种撕裂感在从第二个标题开始的文章主题部分开始变得更为明显。作者大段论述的“绿色化学技术的种类”可以说同文章的主题没有丝毫联系,同后文更没有任何逻辑上的关系。坦率地说,梁同学这篇不足两页的论文中的第一页完全是在复述一些定义。
经过查阅后发现,这篇论文的两个主要抄袭来源分别是迁安市环保局郎志达的“绿色化学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2016年4月发表于《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和衢州南孔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杨财富的“化学防腐技术在古建筑文物工程中的应用”(2011年8月发表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