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首先材料要从亲身体验过的生活,或是感受最深的生活中去选取,不要一味追求新奇、故事(当然,记叙文也不符合生活真实的某些细节的加工或虚构)。其次,表达要自然,切忌矫揉造作。第三,叙述中要融情于事,融情于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描写的对象之中,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不要将情感与记叙分开,使抒发情感成为一种装饰。
.有一位同学以“宽容”为题写了一篇记叙文。文中叙述一位给作者打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都扎不进去,但作者毫无责怪之意,相反却不断地鼓励她。十分,更加细心,终于在第四次把针扎进去了。文章叙事很具体,情节很紧凑,描写也很生动,特别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不时地插入了抒情、议论,使主题不断得到深化。比如,在第四次针扎进去,“一股鲜红的血涌了出来”的时候,作者没有就此停笔,而是紧跟着一段抒情议论:“宽容,使我们都减轻了痛苦。让我们大家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他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美化世界吧!”这段议论既点明了题意,又使情感得到了,使读者读后深深地知道一颗宽容的心是何等珍贵啊!
.1描写细节要逼真,刻画人物形象要丰满。比如说,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让读者读过之后就像亲眼见到了一样;叙述某一事物,要让读者一看就立刻产生似曾相识之感等。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时主观地认为读者一定会知道他写的事,认识他写的人,因而细节一带而过,丝毫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些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作者增强描写意识,写作想到要把一个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别人,这样,写起来就会做到生动形象了。
.2文中要有“点睛之笔”。记叙文的主体是记叙,但也需要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因为这种议论(抒情)如处理得好,就成了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使文章的内涵增加了韵味,即增添了记叙文的“文采”。
.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叙了对外公的种种不良印象。可是一旦外公去世,这位学生又不禁悲伤起来。为什么作者的态度会有如此转变呢?作者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并未就此停止,又在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为什么在一个人的垂暮之年,我们还不能原谅他,而让外公在惋惜、、孤寂、彷徨中撒手人寰呢.?
.这时,我望着外公的遗像,好像看到他的嘴角边挂着一丝和赎罪的微笑。轻烟袅袅地升起变幻,纯真质朴的香味仿佛整个天地间,让我们每个人都得到心灵的净化,得到真与美的亲情吧!”
.这段话融描写与抒情、议论为一体,发出了对人生的感叹,特别是最后几句,不仅了文章主题,而且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内涵丰富的美,打动了每个人的心。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