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东营农民建全市首家农耕民俗馆 收集800多件老物件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7-11-26 17:06:10

      慢慢地,随着接触的民俗物品越来越多,张金科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收藏,他意识到应该让这些老物件发挥更大的价值,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留住乡村文化的根。于是,从2013年开始,张金科就有了筹备展馆的想法,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投资300万元,经过精心的装修、整理和布局,民俗馆终于于去年落成。

      村里有了民俗博物馆,对当地人来讲,是一件稀罕事儿。自从展馆开馆后,村民们经常到他这里来转转玩玩,甚至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同村村民吴树庆说道:“通过他这里展示的东西,年轻人能了解到以前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能记住农耕历史,了解祖辈父辈的生活,非常有意义。”

      张金科作为我市首个以民间力量建展馆的代表,给我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注入了新的力量。东营市文广新局一位负责人介绍,尽管我市有不少特色的文化馆,但像这种以展示农耕文化为主题,并且汇集了农家乐、农耕劳作体验区的综合性展馆,张金科的民俗馆是独家。

      事实上,除了民间力量的参与,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在积极做着努力和大量的工作。2014年开始,我省相继组织实施了“乡村记忆工程”和“历史文化展示工程”,通过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让历史以更加具体的面貌和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今年3月,东营市文广新局又印发了《东营市乡村历史文化展馆(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农村基层建设历史文化展馆(室),全市选取100个村、50个城市社区进行试点,到2017年10月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城市社区全部建成历史文化展馆(室)或历史文化长廊(墙),建成后免费。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了13个乡镇(街道)、33个村(社区)的历史文化展馆(室)建设,让更多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张金科作为其中的民间参与者,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说,接下来还要对民俗馆进行进一步的整修,争取给每件物品贴上展板介绍,并将村庄发展史搬进民俗馆,延续村庄历史,留住乡村记忆。(记者 李长莲)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版权或知识产权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推荐:

      

    上一页  [1] [2]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