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重要的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不二选择.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顺乎世界潮流、合于中国国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初的不足300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约2000美元,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及时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结构,就有可能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但消耗量却迅速增加,且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很不合理,都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举例说,1996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仅为10亿吨多一点,而2006年就已经超过了24亿吨.在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突破了限界与容量.如此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控制碳排放强度是不利的.
为此,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力图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同时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的目标.
要实现低碳经济关键是要降低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中国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当前的能源基础水平及能效较低,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均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
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人类向往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观念更新的方向.同时,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形成长期稳定的引导和激励机制,推动提高能效、节约能源的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创新,以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创造经济新价值的通路.目前,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与新政策逐步推广.环境、经济与社会实行大变革的,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从容克服传统经济的危机病灶,使社会经济生活向好.
建立系统低碳经济的未来
2008年7月6日,中国首个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产,并成功捕集出纯度为99.99的二氧化碳.这标志着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首次在中国燃煤发电领域得到应用.
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