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题全称“12个互联网大脑计划重点探索方向,互联网、人工智能、脑科学深度交叉研究”
前言:本文是互联网大脑计划启动的第六篇,互联网大脑计划是在新世纪新的科技背景下,将互联网、人工智能与脑科学领域进行交叉研究,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脑计划”,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三个支点,两个目标,一个基础“。本章将重点介绍互联网大脑计划可以推进的12个重点研究方向。这些方向包括了对互联网的未来,人工智能的未来和脑科学的未来判断。
以下列出的是实施互联网大脑计划的研究方向,相信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脑科学的进一步交叉研究,更多研究方向和科研问题将会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提出。
1.探讨通过对互联网基础结构和应用的研究,提炼出特征,为大脑深入研究,解决神经科学诸多难题提供突破点.与还原论方向的神经生物学、细胞神经生物学、系统神经生物学、行为神经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比较神经生物学进行结合,从两个方向同时对大脑进行科学攻关,解决困然科学界的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脑研究困境。
2008年开始,中国相关研究者提出根据互联征提出的大脑中至少存在13个典型的应类互联网应用,如SNS,搜索引擎,由,IP等,这其中关于大脑中类社交网络属性,类由属性,类搜索引擎特征已经由不同科学家发表论文进行了研究。
2009年科学院彭庚,,刘颖等研究人员在科学院大学进行了人脑存在类搜索引擎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发表在2010年5月科学院星火栏目和2012年《互联网》一书中
2010年8月美国南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拉里·斯旺森和理查德·汤普森在《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论文用互联网由机制解释老鼠大脑的信号如何绕过区域到达目标区域;
2015年2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巴塞尔大学研究人员在自然发表论文公布他们的研究结果:脑中的神经元放电就像一个社交网络,每个神经元都与其他许多神经元建立连接,但最强的连接只存在于少数最相似的神经元之间。
互联网大脑计划还需要不断互联网最新进展,提炼其中带有基础性的特征属性,作为研究脑科学的新参考依据。从而不断对脑科学、神经科学的前沿进展。
2.探讨在超级计算机上实现吸取互联征和特性的模拟人脑模型-“类互联网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