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获提名的有蒋硕杰、杨小凯、和林毅夫四位经济学家,前两位已经去世,目前呼声最高的人是林毅夫。林毅夫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的关门,目前受聘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这个曾有很多诺贝尔获得者。他曾两获中国经济学研究最高—孙冶方经济科学,林毅夫被认为是中国离诺贝尔最近的人。[详细]
中国经济学家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公务员或财政供养的事业型单位,依据工作需要研究经济问题,如马洪、薛暮桥、范恒山、陈淮、王忠明、左大培等。一类是在高等院校,如厉以宁、张维迎、林毅夫、周其仁、钟伟、赵晓、杨帆等。再一类就如华生、王育琨等,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跨领域研究者。他们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的客观困难,制约着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迈进的步伐。[详细]
茅于轼表示,做学问一是要有财力,二是要思想。这两个条件美国都充分具备,与之相较,中国虽然现在有了些财力,但是思想方面还欠缺创新性,所以获得诺“至少还要20年。”茅于轼说,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国的经济学者缺少创新性思维是中国无缘诺贝尔经济学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的科研还不利于培养出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详细]
中国经济学家未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并不等于中国经济学家没有骄人业绩,更不等于说中国经济学家不成功。诺贝尔经济学要求技术性和理论原创性兼备,而中国老一辈的经济学家或者是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普及者(比如高鸿业和厉以宁等),或者是更多地偏重于实践而不是理论原创(比如薛暮桥和吴敬琏等),因此不被诺贝尔青睐也情有可原,尽管他们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甚至经济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详细]
2010年10月11日19点,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授予三位经济学家,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美国西北大学戴尔·蒙特森(Dale T Mortensen)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裔塞浦斯籍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他们因研究存在寻找成本的市场,其理论在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应用而获。
按照传统经济学假设,完美的市场没有寻找摩擦,也就是买方和卖方能很容易找到彼此。但是,现实并非理论假设那么完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均衡的价格和数量,传统经济学的方法都不能适用。三位经济学家的研究就是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政策。基本的思想是既然“搜寻”这件事情本身有成本,并且会影响买卖双方的行为,那么就应该将“搜寻”本身当成一个商品,建立一个搜寻市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