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来得重要。”李维屏坦言,比起抓论文,他更愿意在人身上投入时间:持续关心学生的学习进展,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设计培养方案。“把人管好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论文质量自然就高了。”除了连续3年指导学生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李维屏创造的纪录还有不少。比如,在国内外国文学权威刊物《外国文学评论》上,有一期曾同时刊登了李维屏三名学生的文章,而这一期期刊收入的文章总共也就10来篇。学生的论文永远比自己的论文“优先”作为高校教师,李维屏很清楚对于国内博士生人才培养的一些负面评价。有人分析,随着留学低龄化的加剧,国内高校在研究生阶段越来越留不住好苗子;也有同行发牢骚,科研“压力山大”,要维持理想的师生关系,在高校目前的考评体系下真是有点难……“与其抱怨,不如我们自己努力,说不定还能扳回一局。”李维屏对学生
学术要求严格,对自己的要求则是严苛。李维屏有个习惯,只要有学生完成手头的论文,交给他审阅,他一定第一时间、修改,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出修改意见。哪怕自己的科研正在进行中,论文写到最紧张的关头,他都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把学生的事情放在前面。“一本论文如果在我的抽屉里躺上十天半个月,耽误的就是学生的时间。老师为了自己的事情拖学生的时间,这怎么说得过去?”按照李维屏的看法,他给学生留出的论文修改时间越充裕,论文质量就越高。李维屏修改的论文初稿,常常被学生们收藏。论文上通常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每一页上的红笔批注少则十几处,多则近百处。从论文的立意框架、内在逻辑到行文标点,他都修改得非常仔细。博导急功近利,是对大学的李维屏讲课讲得好,在学生中也是有口皆碑。在上外,英美文化方向的博士生一般十来个,而到李维屏上课时,常常会出现四五十个博士生,其他专业的旁听生占了大半。“精研细究与旁征博引巧妙结合,上完的课后,读过的经典文本连带他的解读,都会牢牢地刻在脑海里,变成自己的财富。”有人如此评价。《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也。程汇涓说,这是跟随李维屏读博时期获得的。“一直把指导学生视为
学术的传递,学生只有透彻地明白做学问的意义,今后的才能走得长远。”实际上,李维屏之所以获得“金牌博导”的别称,除了他指导的学生是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大户”外,每一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博士生在毕业后都顺利地通过了职称评定。在高校青年教师评职称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这些没有“海归”学历的门生在接受
学术考核时一点都不逊色,甚至还非常出彩。还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在国内高校任教,很快拿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些学生发来的好消息,都让李维屏感到莫大的安慰。当记者问李维屏,为何在带教博士生时如此“舍得投入”,他的回答是这样的:“当博导的如果做事急功近利,或者导师不导,给博士生留下高校学风浮躁的印象,他们今后到大学任教,免不了要看样学样——这是对大学的。”正因如此,他时刻提醒自己:“博士生导师的形象是需要好好的,在当下尤其如此。”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