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整风开始后,张培刚经常上山下乡,接受。在湖北省红安县建苏,村里的老人至今还记得,这里曾有位戴着眼镜、有知识的农民白天推着400斤左右的粪车,晚上则在水塘边的大枫树下教农民识字。
核心提示:1957年整风开始后,张培刚经常上山下乡,接受。在湖北省红安县建苏,村里的老人至今还记得,这里曾有位戴着眼镜、有知识的农民白天推着400斤左右的粪车,晚上则在水塘边的大枫树下教农民识字。
本文摘自:《博览群书》2009年第05期,作者:郑明桥 梅绍华,原题:《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
1913年7月,张培刚出生在有“将军县”之称的湖北省红安县。16岁,他成为武汉大学招入的唯一一个文科预科生。在以经济系第一的成绩毕业后,张培刚
被选送至由陶孟和先生主持的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后又拿下3年一次的庚款留美考试全国第一,1941年前往哈佛大学学习。
张培刚在哈佛大学所学的,是哈佛大学最好的专业--工商管理。通过3个学期的学习,他感到仅利于个人,却无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和农民的现状,于是转到经济系,苦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如何工业化和民富国强的可。他师从熊彼特、张伯伦、布莱克、汉森、厄谢尔、哈伯勒等大师,投入农业国家工业化的学术研究中。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亲身体验过农业耕作的辛劳和中国农民生活的。记忆里,小时候和同村儿童在门前塘岸边吃饭,比谁家发财,就把碗里菜叶扔到水塘里,看谁家泛起的油花多。结果,谁的油花都不多”96岁高龄的张教授回忆说,当时中国的农村太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