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她设计制作的实物“四位一体化多功能机械类教学示教仪”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中荣获一等,并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国家专利。
不止如此,刘承诚大学四年没睡过懒觉,每天7点前起床,白天没课的时候就去自习室学习,一直学到晚上22点30分熄灯时才回宿舍,四年里连逛街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四年了,上课的就没人和我抢过。”刘承诚说,四年来,她每天上课都会选择第一排最中间的,久而久之,这个成了她的“专座”,同学们都把这个空出来给她,从没有人和她抢过这个。
家境贫寒:自强不息的“学霸”
刘承诚虽然只有23岁,但看起来十分沉稳、严谨、成熟,这些性格品质的形成与她的家庭不无关系。
刘承诚来自济宁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她上小学时,父母就外出务工,在县城里的建筑工地上做零工,像所有穷人家的孩子一样,刘承诚很早就当家了。
父母不在老家,她只能独自一人在农村带着比她小一岁的弟弟生活。洗衣服、做饭、家、干农活、放羊、拔玉米等等等等,全都落在了她幼小的肩膀上。
有一次她带着弟弟去放羊,回的时候下了大雨,途径105国道的时候,一辆大车鸣笛呼啸而过,惊了刘承诚家的两只羊。两只羊受惊后,开始往国道旁边高高的玉米地里乱窜,这可苦了当时只有12岁的刘承诚,她冒着雨在玉米地里钻着找羊,结果羊没找到,自己也发烧了。“我当时哭了很久,觉得十分委屈,父母也不管我和弟弟,什么都是我一个人担着。”刘承诚说。
也正因为这样的成长,刘承诚比同龄的孩子都要懂事。上大学后,没问家里要过一分钱,她总是尽可能多的利用时间打工赚钱,为父母减少负担。
“我弟弟也上大学了,在农村家庭,一个家庭里供两个大学生是很的。所以我更要努力学习,为家庭减轻负担。”刘承诚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自己的学费生活费,除了申请助学金,她在大学旁的肯德基打了近四年的工。
刘承诚说,刚开始在肯德基工作时非常不适应,每天站七八个小时下来腿都僵硬了。但她一想到家里年迈的父母,还有她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只能咬牙。就这样,她总是尽可能多的利用时间打工赚钱,入学以后,学金加上平日里辛苦兼职赚来的钱,她再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我希望自己肩膀为自己扛起一方天空,用自己的努力为父母带来一丝欣慰。因为年轻,所以更要学会付出,更加坚强。”刘承诚说。
文游潇图 刘承诚提供
[编辑: 董芳]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