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工论文 → 文章正文

    理工学论文上海理工大学的百年沪江:信义勤爱 思学志远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4-09-26 16:40:36

      【校训的故事】

      “信义勤爱 思学志远”

      ——上海理工大学的百年沪江

      张森题写的上理工校训 (资料图片)

      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浓密的香樟树叶,洒落在清水红砖的哥特式建筑群上,这是上海理工大学最平凡的一瞬光景,也是黄浦江边这所百年老校散发出的荣光。

      “浦江之滨花木扶疏,红楼三五矗立其间,沪江大学在焉。”1906年,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沪江大学在这里创办。实行男女同校,确立“更为中国化”的办学主张,最早开展社会工作,创办社会学系,诸多领域开一时风气之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办学传统。百年薪火相传,凝练的“信义勤爱”四字校训更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人。

      “盖闻古之学子,必有所得训于其师焉……诸同学能以是四言铭诸座右,何患不成伟人,为沪江光哉?”1919年,求学沪江、浸润校训的朱博泉为此四字感慨,在沪江大学学术刊物《天籁报》上撰文以评。此后,他成了“大宅门里出来的银行家”,和无数沪江校友一样,终其一生躬行实践之。

      以不世出的才情、对生活的热诚,以及创作的勤奋熔铸成优美诗文的徐志摩,也曾徜徉在这片美丽的校园。沪江融贯的气质、开阔的视野,构成了这位新文学著名诗人思想和诗艺追求的底色。中国同盟早期领导人李公朴,家吴经熊,“医德风范终身”获得者邓家栋,被称为“打开中国文化与世界一扇窗”的翻译家和编辑出版家冯亦代,我国“加权残值法计算力学”创立人、固体力学家徐次达……一串串名字从这里闪耀,一种在这里传承。

      “信义勤爱”——四个字简简单单,道出的是立身治事最朴素的道理。如今,在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校训石静默而立,凝望着每一位从它身边走过的学子。上海理工大学承续了沪江校园之形,也绵延着百年沪江。

      所谓信者,言信行果、取信于人;所谓义者,含仁怀义、乐善好义;所谓勤者,勤学好问、业精于勤;所谓爱者,仁民爱物、爱国一家。“信义勤爱”四字,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社会伦理的精华,说的是如何“为人”。百年校庆之际,学校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思学志远”,对“为学”提出要求。

      “爱人者,人恒爱之。”单是一个“爱”字,公私兼尽,便须毕生践行。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抗战时期被推为上海救亡协会,为抗日救亡大业献出了生命。81年后,著名文艺理论家、沪江校友徐中玉在《我的沪江岁月》中回忆道:“刘湛恩抗日救国的斗争特强,他的是沪江的不幸,也是沪江的光荣。”刘湛恩曾说,“沪江是个大家庭”,确如其愿,一代代学子在这大家庭中缅怀先贤,勤求智识,献身社会。

    [1] [2]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