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倪发科,手中的已经成为这些老板谋取非法利益的“开斧”、“摇钱树”。
倪发科为玉石、字画等“雅贿”所击溃,被熏心所擒获,折射出当前现象的新手段和新特点。
□
“到了该为自己活一把的时候了”
倪发科1954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从下乡知青、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班长干起,一步步副省长的岗位,用他自己的话说:“走过来不容易。那时有一种理想和支配着自己,激发出热情和,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倪发科说,自己在副省长任上的前两年工作还是很积极的,后来感到自己年龄大了,快到点了,提拔没有希望了,再加上受到一些消极现象的影响,思想随之发生了变化,将重心从工作转移到为退下来的生活做准备。“过去几十年是为别人活的,现在到了该为自己活一把的时候了。”
倪发科说,他选择收取、欣赏玉石作为自己的,是因为“玉石是新型的高档商品、特殊商品,一块上万、几十万的都有,绝对是高消费、奢侈品”。
玉石字画比现金高雅文明隐蔽
倪发科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培养的民营企业家好多都是亿万富翁,既有成就感,又有失落感。“他们知道我收藏玉石,就投我所好。吉立昌送我石头最多,他的矿后期效益非常好,也很有钱,对他来讲买点玉石只是毛毛雨。我拿了他的好处后,顺其自然地想到为他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我也知道这是权钱交易。”倪发科说,但他认为玉石、字画比现金高雅、文明、隐蔽,披上爱好的外衣,更能掩人耳目,“懂的人知道你有这爱好,不懂的人也不知道什么价钱。”
“早处理我国家损失不至于这么大”
2005年,安徽省委巡视组到六安市巡视时,听闻风声的倪发科便要求黄某某把他送的几幅字画先拿回去。两年后,倪发科居然又把字画要回。2012年7月,倪发科得知可能被调查,于是将部分玉石退还给了吉立昌,两个月后以为调查停止了,不仅收回了之前退的玉石,而且“忍不住”又顺手收了3块大的玉石。在得知组织调查后,他将收受的大量责重物品转移到了13名亲友处。同时,担心其大量收受玉石问题,倪发科还向吉立昌提出以吉的名义办个玉石展示馆,将其收受的玉石转移到展示馆托管,使其貌似“物归原主”,逃避追究。
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倪发科曾经抱怨:“如果组织上早提醒或早处理我两年,我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不至于这么大。”
2013年9月底,倪发科受到、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决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