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原子来探查原子。
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被授予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设计者。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成像,第一次看到了原子。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已经成为许多实验室的常规装备,其原理,是将电荷放置在探针针尖上,针尖细到只有一个原子,当探针扫过被探测物的单个原子,流过探针的电流量便有所不同,通过电流的涨落,便描出原子的轮廓。
为了实现更高分辨率,2007年国际上出现了原子力显微镜,针尖还是单个原子,但不再探测电流研究人员用振动的探针靠近样品,当针尖原子与样品原子离得很近、电子云发生重叠时,就产生了原子间的泡利力,使探针振动频率发生偏移,再检测探针频率就能得到扫描图像。由于共价键上有电子云分布,能产生泡利力,人们就使用这种显微镜在2009年看见了原子间的共价键。
不过,比共价键弱很多的氢键,虽然也有电子云分布,却还没有被人们看到。
2007年,裘晓辉、程志海团队从进口了一台通用的商业化扫描探针显微镜,然后对其进行“改装”。“我们把它改装成了超高真空低温扫描探针显微镜。真空是为了。低温是为了把冻住,不让它乱跑,这样才能成像。”裘晓辉说,实验组把显微镜改装成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国际上仅有三五个课题组能达到此种水准。
改装后,机械噪音被降低了3-5倍,电子学噪音被进一步降低。最重要的是,他们用自有技术,自制了原子力显微镜的核心部件高性能的原子力传感器,也就是那个关键的探针,极大地提升了现有设备的稳定性和信噪比。“探针的振动幅度被降低到一个埃米,小于化学键键长。整台机器的图像分辨率在改装后提高了100倍。”
在实验室,记者看到正在制作探针的博士生陈鹏程。他以6毫米长、2毫米宽的石英表音叉为原料,将钨探针粘接到谐振频率稳定的石英音叉上,先在普通显微镜下磨出几个纳米细的钨针尖,再放到真空显微镜中拉出一个钨原子的探针尖。
“探针的尖是一个原子,必须拉出一个原子来,才能清晰成像。如果针尖上有俩钨原子,就会出现双影。一个探针,熟手也要花4-5个小时制作,运气好时能用三个月,运气不好一天就坏了。”裘晓辉说,“我们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然后不断改进。当第一次看到清晰的氢键图像时,我们知道这是世界上第一张,感觉非常充实和自豪。”
看到氢键以后
国家纳米中心2003年成立,是中国科学院和大学、大学(招生办)共建的科研机构。拍到第一张氢键照片,是纳米中心成立10年来的几个最重要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