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展經濟學的鼻祖湖北日報訊 張建華
1934年,張培剛從武漢大學經濟系畢業后,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研究工作。1941年考取庚款赴美留學,1945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后出任武漢大學經濟系主任、教授。1948年初,應聘擔任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高級顧問及研究員。1949年初回國,繼續擔任武漢大學經濟系主任。1952年底奉調參與籌建華中工學院,負責建校的基建工作。1979年起先后任該院社會科學部主任、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等職。
近80年的學術生涯中,張培剛先生對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學做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30年代,他從事農村經濟的調查研究工作達6年之久,相繼撰寫《清苑的農家經濟》、《廣西糧食問題》、《浙江省食糧之運銷》3部著作,發表近40篇論文,為他后來創立農業國工業化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20世紀40年代中期,他的博士論文《農業與工業化》獲哈佛大學1946—1947年度經濟學專業最佳論文和“大衛·威爾士獎”。是迄今為止獲得該獎的唯一華人學者。該論文比較系統地探討了農業國工業化問題,其理論成為后來在興起並蓬勃發展的新興學科“發展經濟學”的主題內容,被譽為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之作。
作為發展經濟學的奠基者,他不僅為落后的農業國家工業化理論奠定了基礎,而且為發展經濟學的新生指明了方向。20世紀80年代,他再次扛起開拓創新的大旗,主張拓寬研究范圍、改進研究方法,並從發展中國家實際情況和根本利益出發,在借鑒和吸收以往的基礎上,建立比較全面的、新型的發展經濟學理論體系。
張培剛先生的學術思想與時俱進,注重學以致用。開放以后,他和厲以寧教授等學界同仁率先將經濟學引入我國,對於當時我國普及和傳播市場經濟知識發揮了先導作用。20世紀80年代,他提出“牛肚子”理論,較早從理論上論証了中部崛起對於整個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意義。
作為教育家,張培剛先生為經濟學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傾注了畢生精力,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經濟學人才,桃李滿天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現已成為學術界、、商界的精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和優秀獎,已獎勵了一批為發展經濟學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海內外學者,如帕金斯、劉遵義、吳敬璉、厲以寧、譚崇台、林毅夫等一批著名經濟學家。該獎已成為我國經濟學界的一項重要獎項,並逐漸產生國際影響。
作為華中科技大學的創建者之一,張培剛先生在華中科技大學學習、工作、生活了將近60年,奉獻了畢生心血。早在建校之初,張培剛先生和查謙、朱九思等開拓者一起,為華中工學院的創建蓽藍縷,他們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前瞻性地選擇喻家山作為校址。正是他們的宏偉規劃和棋盤式鋪展建設,使得當年的荒蕪之地成為現在的森林式大學。開放以后,他以老牛奮蹄的,帶領一批一又一批教師克難奮進,使華中科大經濟學科實現了快速發展,學科體系日臻完整,學術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在他的帶領下,我校經濟學科建設成為國家重點學科,成為華中科技大學文科專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典范。華中科技大學於2011年11月23日授予他“終身成就獎”。
張培剛先生一生始終充滿愛國主義情懷。解放前兩度回國,當他有機會選擇金錢、地位、榮譽時,他都義無反顧地舍棄了,愛國與求真始終是他人生道的主旋律。他常說:“我們作為中國人,不僅要在經濟上爭氣,而且在學術上也要爭氣,要為中國的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爭得一席之地!”張培剛先生一生磊落,真誠豁達,寵辱不驚,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生活上簡單朴素,吃苦耐勞,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那麼幽默風趣、大度樂觀。
張培剛先生的一生,是獻身於經濟學理論創新的一生,是奉獻於中國教育事業的一生,是致力於推動中國乃至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一生。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