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三位经济学诺得主是学者典范!经济学论文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3-10-26 10:13:08

      编者按:10月14日,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名单公布,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Eugene F.Fama)、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和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因资产价格研究方面的成就而荣获该项。作为希勒的同事,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向《第一财经日报》来文,披露这三位教授的治学轶事,并称这三位学者获得经济学诺贝尔是件非常令人鼓舞的事,他们是学者的典范。

      法马、汉森和希勒这三位教授都是杰出的天才学者,任何人如果有机会结识他们都会是一生中最大的荣幸!他们对经济学的兴趣和投入无人能比,对市场和人的行为的敏锐度绝顶,是学者典范。对于这三位学者来说,可能除了自己的研究之外没有什么其它事情能打动他们,出色的研究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法马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70年前后的“有效市场假设”以及之后一系列学术论文奠定了金融学术研究尤其研究的基本框架,引领了该领域过去四十余年、几代学人的研究。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贡献和榜样作用,我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会像今天这么深和远。从事金融学术研究的人,没有一人不受益于法马的贡献!他是一代师。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跟汉森教授有过多次交流,所做研究和学术兴趣有许多重叠,其中在我发表于学报上的论文出来之后,他告诉我他是那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之一。当时,他还有趣地告诉我:“你猜学报编辑跟我说什么?他说你帮我看一下此论文的计量方法有没有问题,不用管论文主题的经济学内涵,那些我们都知道了!这话对我的有多大呀!”汉森教授不多言,跟爱因斯坦的性格差不多,但对自己的研究像针头一样的集中和专注。他是那么专注学问,可能给人以“不识烟火”的印象,但你又不得不他的和独到视角。他栽培了众多学生,影响了无数的学者。他的妻子是人,所以对中国还有些了解。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耶鲁大学读书时,就上过希勒教授的课,他也过我的研究。后来1999年我回到耶鲁任教,就一直跟他为同事。这么多年来,希勒的兴趣和关注一如既往,就是要强化对人的行为的理解,认清人的行为偏差、短视、自满自大、、非情绪对市场和世界可能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他对人类社会的任何创新包括细小的创新都充满好奇,充满,另一方面,他充满分析的视野又让他始终保持冷静,很少看到他过分激动。也正是由于他的冷静,他错过了几乎所有的股市机会,也没赶上任何房地产泡沫。他告诉我说他这辈子真正赚的钱是《非繁荣》一书。他也跟之前的学生创业过两次。这些年他一直在鼓励我多写一些关于中国的书,他说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这么重要、大家都想对中国了解更多,可是真正好的著作有限。

      这三位学者获得经济学诺贝尔是件非常令人鼓舞的事,因为他们不仅非常出色,是我一生中见识的最突出学者之一,为人为学都如此,而且他们带给了我们许多新的认知,使我们对人类生活的世界多了几分理解。

      (编辑:顾蓓蓓)

      作者:陈志武来源一财网)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