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起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期刊界开始强化学术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在经济学领域,论文的篇幅开始加大,技术含量开始提高,数量模型在论文中的运用也开始越来越普遍。进入新世纪后,许多经济学期刊,特别是权威经济学期刊,带有数量模型的学术论文每期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数量模型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随之也遭致不少诟病。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经济学论文是否一定要有数量模型?经济学论文是应重思想还是应重模型?在现今学术期刊注重论文学术水平、学术规范的大背景下,该怎样认识经济学论文大量应用模型的现象?
经济学论文模型
泛化的表现及成因
为学术界所质疑的经济学论文模型化,我们姑且称之为模型泛化,其表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一是牵强应用和设计模型,以模型点缀论文,造成模型具有普适性的;二是错误使用模型,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脱节;三是模型成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结论过于简单;四是理想化地设计模型,纸上谈兵,明知不能为之而强为之。
经济学论文模型泛化现象的成因,主要是海归学者的影响、国内主流学术期刊的导向以及作者自身专业水平的局限。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大批海归学者回国,带回了海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范式。他们的研究中大量地使用经济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数量模型进行分析,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海归派特色的学术论文范式。
而此前,国外一些经济学期刊,如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评论)、Econometrica(计量经济学)、Journal of Econmetrics(计量经济学)、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经济统计评论)、Econometric Theory(计量经济学理论)、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应用计量经济学)等,长期以来刊文篇幅都很长,且大量文章都集中于数量模型的实际应用或数量模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受其影响,国内一些重要学术期刊也陆续刊出带有经济计量模型的经济学论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带有数量模型的论文明显地、大幅度地增加。与之相伴随的是,计量经济课程被确定为国内高校理论经济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一些高校纷纷设立数量经济学专业。之后,带有数量模型的经济学论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经济学和管理学期刊上。
声明:
• 凡注明为其他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转 转 新民网传真:
邮箱:处理处理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