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绣娘年龄普遍偏大,新生力量弱。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走访,对传承人的,发现目前绣娘年纪通常偏大,以中年人为主,很难看到年轻的绣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地区比较偏远,年轻人才外流;绣娘工资低,难以吸引年轻人从事此行业;由于企业经营情况等原因,提供全职绣娘的岗位少,目前多为半职半工状态,绣娘岗位只是兼职,适应人群多为闲置在家的妇女。
2.文化根基缺失。通过对多位绣娘的,发现出现传承问题更深层的原因:文化根基的缺失。据了解,绣娘们从事这份工作大部分的原因是兴趣使然,这份兴趣的来源便是自己从小就开始绣羌绣的经历。羌绣是羌族妇女必备的生活技能,也是衡量一个女孩智慧与勤劳的重要标准。而这份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已渐渐丢失,北川羌族目前汉化较为严重,羌绣不再是女孩子们必备的生活技能,新的一代人缺失了这一个重要的文化传统,也失去了这么一份文化情感。
羌绣市场较为混杂,市场上既有手绣产品也有机绣产品,对于不懂行的消费者,难以区分二者的区别,致使消费者对于较为昂贵的手绣产品,有购买却迟迟不肯购买,唯恐遭到。如何证明自家“手绣产品是手绣”是一个问题,就如莎朗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在巴拿恰下设的门店“羌”,就出现过告知消费者其产品是手绣产品,而消费者不相信的情况。
在企业销售上,各企业可适当开发与销售机绣产品,通过各企业之间整合资源的方式,拓展自身销售渠道。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创新羌绣绣品,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在渐冷的市场中获得持续发展。
在文化传承上,可以通过以家庭、学校、社区等多重传承教育方式,让青少年多接触到羌绣,在民族文化氛围里成长。文化的根不断,羌绣才有继续传承、发展的可能。
在羌绣市场上,为帮助消费者更好区分手绣产品与机绣产品,各企业可利用现代科技向消费者提供手绣产品质量鉴定信息或绣品手绣过程,让消费者在放心购买的同时,留下一份文化关怀。
现代科技文明似乎难以使文化多样,人们的生活似乎也在渐渐趋同,此时已存在的多样文化是可贵的存在,文化的多样性是人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羌绣,是羌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如同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它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还需要人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