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符合“八股文”学术规范的核心期刊论文动辄三五万字,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很难超过三五千字。为适应这种晦涩拖沓的写作规范,很多高校甚至专门开设了核心期刊写作规范课程。
更不要说核心期刊时效性。一篇时效性很强的文章动辄排队数月之久,等文章发出来后,时效已过。这也是为何核心期刊难以产生有的放矢好的根源所在。
互联网则不同,在时效性的同时,融时代形式多种多样,用户的点击量、转发量和评论参与度成为影响力的硬指标。
特别是近年来传统的成功转型,在与互联网大融合背景下,一大批有专业素养和学术的学者、科研机构更愿意通过“两微一端”等新方式首发和学术思想。很多网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远远超过核心期刊,更愿意采纳,社会更愿意接受,业界更愿意吸收。
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价值存在的这些矛盾,科研机构和高校管理者不能视而不见。学术评价应更关注本身的价值和影响力,而非是否发表于核心期刊。
浙大的学术评价新规了国内高校学术评价标准的先河,在此标准下,学人们也可以抛开“影响因子”、“八股范式”和“学术关系”,写更多对得起时代的真东西。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