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有很多人会把和滥交、性联系在一起,这种印象多半来自于宣传中那些青少年性罪犯的夸张供述——他们会说,自己犯罪是因为之前接触了物品。但这种供述是不可靠的,因为案犯被抓获之后都希望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者的角色以争取或分散责任。而事实却是,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接触过物品,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从未涉嫌任何性犯罪。
许多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所谓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构的,并不拥有腐蚀心灵或风气的力量,与滥交和性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系。[8]还有些研究发现对人还有些好处(提供娱乐,缓解性饥渴,替代并减少性,有利于让妇女从一本正经的社会规范的中解放出来),[9]尤其是,美国有调查发现,在网络泛滥以后,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反而有减无增。[10]对此,国内有专家认为,国外的调查数据不说明中国的情况,理由是国外的性教育搞得好,[11]但实际上这和性教育好坏没多大关系,真正的原因将在下文。詹姆斯?霍华德等人在1973年开展的一个心理学实验中,由23个年轻人组成的实验对象连续15天接触物品,每天持续90分钟。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对象的行为和态度都没有因为接触物品而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是的,对于的态度缺乏实验依据。[12]当然,实验组织者也承认,这个实验结果还不足以为物品彻底翻案,由于不能将妇女和未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所以物品对他们的影响不得而知。此外,由于实验本身是受的,短短15天的实验期还不能检测长期接触物品对人可能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影响。但问题恰恰就可能出这里。
尽管是个古老的问题,但网络时代的泛滥却是人类社会从未面对的挑战,实际上,直到网络泛滥之后,人们才认识到的最大危害,既不是诱发滥交和性,也不是形成关于性行为的错误认知,而是提高人们(尤其是男性)性的阈值;而恰恰是后者,又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
互联网已经成为可以满足各种消费口味的虚拟快感超市。传统的小说、春宫画以及更为逼真的图片早已退居二线,引领潮流的是那些画面清晰度越来越高的视频。1997年,在万维网诞生后的第6个年头,就出现了大约900个在线部完整的商业片投放市场。如今,已有上百万家公司和分销商在互联网上直接生产片,数目多到根本无法精确统计。据说,在谷歌上搜索“”,就会得到成百上千万的结果,其中位于搜索页面首页的网站,全部提供免费视频。很多视频网站针对男性大脑量身定制,尽可能满足不同网民的口味和偏好。[13]
在我国,尽管网络审查制度和防火墙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网络的泛滥,但由于经销商的网络服务器一般安置在国外,且频繁变换域名,所以在很长时期网络部门和警方对网络的几乎无计可施。[14]快播服务器借助其在当时领先的P2P技术为搜寻者提供便捷服务,尽管其被查封给网民下载视频带来了诸多不便,但直到2015年冬天之前,只需非常简单的检索方法,视频仍可以从网络空间的一些隐蔽角落里唾手可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