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应避免“亮了东岸,暗了西岸”这种态势。位于珠江西岸的佛山、珠海、中山、江门四市宜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白色家电及其他高端制造业。而广州,作为广东省会,则应在贸易和文化发展方面多下功夫。肇庆地处大湾区最内陆,旅游资源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并打造成先进的农业,成为大湾区的后花园。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重中之重在于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未来成功的粤港澳大湾区,不应停留在过去常提的“前店后厂”模式。因为如果这样,就可能形成城市之间城镇化和工业化彼此两张皮的态势,而无法做到两化之间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要做到这一点,政策的顶层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比如,作为目前全球最成功的贸易港和全球六大金融中心之一,其比较优势非常明显。自不必制定过多的政策,在那里“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已经做得很成功了。
目前,深圳前海自贸试验区下一步该怎么走?一种选择是萧规曹随,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另外一种思是升格发展成度更大的贸易港。
此外,政策上值得继续思考的是,广州怎么办?一种可能的方案是把目前的广州港,比如说黄埔关,考虑升级为贸易港。毕竟,没有要求,要建贸易港,必先成为贸易试验区。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穗、深、港三地的发展能互有犄角、互为依托。
至于东莞惠州,目前国家已允许东莞探索经济新体制,这两年以来,允许“八仙过海,各显”。虽说试点工作已接近收尾,但永远只有“进行时”。而东莞、惠州两地产业结构比较接近,东莞这两年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其实很大程度可以在惠州推广、复制。
要想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有类似“贸易区”、“关税同盟”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贸易体系安排,政策的另一关键是打通条块,允许各种要素区内流动。
目前,应该说,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基本实现了产品市场的流动。但下来的攻坚之处应在允许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这至少包涵下面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人才的流动。目前,港澳两地人才到内陆工作,手续相对以前是便利不少,但生活方面,比如小孩上学等具体问题,还待进一步落实。反过来,区内居民到港澳旅游工作则仍很不方便。未来的发展应该考虑给大湾区内地居民到港澳发展开绿灯,比如可以考虑实施更便利的签注政策。
第二,在资本流动方面,可以考虑给大湾区区内企业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大便利。在符合国家的前提下,可以给区内企业更多外汇留存,在具体制定安排上更加灵活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