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国内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抵达上海芦潮港。今天上午,东方网记者来到上海芦潮港,登上“淞航”号参观采访。
1916年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曾建设第一艘实习船“淞航”号,后在抗战中毁于日军轰炸。100年后,上海海洋大学将历经近十年立项的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再次命名为“淞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图为停靠在芦潮港的“淞航”号。
2017年10月30日,国内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抵达上海芦潮港。今天上午,东方网记者来到上海芦潮港,登上“淞航”号参观采访。1916年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曾建设第一艘实习船“淞航”号,后在抗战中毁于日军轰炸。100年后,上海海洋大学将历经近十年立项的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再次命名为“淞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图为停靠在芦潮港的“淞航”号。[!--empirenews.page--]
“淞航”号项目是国家和地方共建项目,由农业部和上海市共同投资修建,上海海洋大学自主管理。2015年10月28日在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工,2017年3月3日,“淞航”号成功下水;2017年9月下旬,“淞航”号顺利完成试航。10月30日,建成后的“淞航”号在上海完成交付,这标志着国内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建设完成并将正式投入使用。图为“淞航”号的作业平台。[!--empirenews.page--]
建成的“淞航”号总吨位3166吨,最大排水量3271.4m3;船舶总长85米,垂线节,巡航速度12节;续航能力1万海里,自持力60天,定员59人。图为“淞航”号的驾驶操作平台。[!--empirenews.page--]
据“淞航”号船长刘志良介绍,“淞航”号配备了渔业资源和海洋水文调查两大科考调查系统,包括中层和底层拖网、金枪鱼延绳钓和灯光鱿鱼钓三种作业方式。配备了海洋生物、水文生化、调查、通用实验室和网络信息等五个实验室。图为“淞航”号的工作区一角。[!--empirenews.page--]
“淞航”号可进行远洋深海鱼类生物采样和浮游生物采样,可进行定点或走航式海洋参数连续探测、海面常规气象连续探测、海底地形地貌探测,实现调查考察数据系统记录分析和数据集成等。图为“淞航”号的作业平台。[!--empirenews.page--]
调查船将以开展远洋渔业资源公益性调查为主要目标。“淞航”号的主要航行海域将在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和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等海域,按无限航区设计。图为“淞航”号的工作人员卧室。[!--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