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二十年人在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7-10-11 17:32:27

      昌平的柿子、平谷的桃,在制作纪录片《原味》的过程里,他把城郊的农林摸了个遍。“比起来,我确实更喜欢城外的人和食物,”欧阳应霁说话温和但直给,“那些农户人在干实事,少言多行,不去扯那些虚的什么、文化或是商业模式。而城内,”他说,“装得太多了。”

      这不得不提及曾经的“味道”计划,这个做足功夫却流产的项目,恐怕是欧阳应霁将目光转向城郊的直接动因。当初为了写一本详实完整的《味道》,他一百五六十家餐厅吃下来,接着就打消了这个念头。“都没法打动我的餐厅,我要怎么写出来给读者看?”对比或台北,“一百家甚至一百五十家好餐厅是常有的,但是,也许十家二十、三十家能让我感觉到在用心做食物,不足以来组成味道。”

      味道与味道是不同的,粉丝与粉丝也有着显著差异。“姑且就称作是粉丝,”欧阳老师审慎地说,“的粉丝比较外化、热情,参与度积极性很高,会直白地告诉你我喜欢你的东西,但是的粉丝,尤其是年头久一点的读者,会很克制,保持距离。”他在亦有不少知交好友,“很多想法有意思的从业者,聊天时常会有脑洞让我感到很新鲜。”无论人或食物,两地显见是有区别的,“不同是件有意思的事,但这份不同也随着回归二十年在逐渐消弭。好也不好。”

      欧阳老师很忙,三天里飞了三座城市,全是工作。在回到的那天,他在朋友圈晒出了蓝天海港,感叹回家的亲切感。因为忙,他只能在深夜十点半一条条用微信回复着记者的提问,语速和缓,像自己跟自己的对话。他说,这是他首次向谈起几年前“流产”的“味道”计划,有些感叹,更多的是平和。

      双城生活对他——一个创作者来说,更多的是refresh。无论是自己的工作,还是外接的项目,都尽量保持,不做无谓地将就,尽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希望表达的。

      陈一枬女士的女儿,有长达十年的时间都与丈夫孩子生活在,因此陈女士在拥有自己的家,是内生情感与生活的驱动,势在必行。逐渐的,她有了偏爱的shopping地点(竟然是日坛!“对的,我在那边消费很多年了,他们都很知道我喜欢什么。”),结交了一些在很少接触的画家、收藏家朋友们,在他们的指点与理解下也尝试买一些收藏作品,各个艺术中心成了她向来京出差或小住的朋友推荐的“必游景点”(“798今不如昔了,有很多新锐艺术家聚集的远郊村落很不错。”陈一枬女士颇有些如数家珍的意思),要说还有什么是她在不甚熟悉的,大概只有吃道一途了,“我对吃真不怎么讲究,安排哪里就是哪里咯。”来,不只是“来到”那么简单陈一枬女士的普通话很流畅,虽免不了些口音,但许多略显冷僻的词汇亦能做到信手拈来,要知道,1992年第一次来到的她,还只能选择用英文来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