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郑昭)档案是历史记录,是宝贵财富。然而,长期以来,档案似乎总戴着神秘的面纱,躲在深闺。
据了解,全省现有国家综合档案馆94个,其中省级档案馆1个、市级档案馆9个、县级档案馆84个。近期,省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国档案法》和《福建省档案条例》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越来越多百姓已渐渐熟悉档案这个好帮手,通过档案寻亲访友、追寻记忆,或寻求解困与解惑的线索,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权益。
查档用档社会化近3年接待12万人次
10日上午,省档案馆。福州市民黄善基来此帮同事查档。
他是原福州钢管厂的退休职工。1997年,钢管厂倒闭后,厂里的档案都寄存在省档案馆。按国家政策,凡是在特殊岗位上累计工作9年以上的职工可提前5年申办退休手续,每位获准职工不仅可免缴付社保和医保费,每月还可领取1000多元的退休金。
黄善基说,目前,厂里已有30多位老职工通过查档,找到证明,享受到国家政策。
省档案局(馆)保管利用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省档案馆通过档案查询,在寻找远去的亲人、协助房产继承、落实工作待遇、解决山林权属纠纷等许多方面为百姓排忧解难。一年来,省档案馆服务窗口接待社会人士查阅利用档案4205人次,提供利用档案40846卷次;息网上点击率5万多人次;有115位利用者在留言簿上写下意见,并给予较高的满意度评价。
目前,省档案馆已全面取消档案利用收费,实现档案复印免费,并提供电话、、传真、网络等方式的咨询和委托远程查档。同时,开展双休日预约查档服务,开展全省跨馆档案目录、知青专题档案目录代查服务,开展馆藏档案数据自助查阅,凭个人身份证可来馆自助查阅已数字化的档案。
在档案的利用和开发方面,近年来,我省各级档案部门加大了对林业、社保、征迁、农业农村等民生领域档案的监管力度,逐步建立起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在做好日常接待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档案独特的作用,满足社会化查档、用档的需求,各级档案馆简化查阅利用流程,实行利用档案零收费。近三年来,接待档案查阅者共12万人次。
追溯两岸历史两地亲缘
1940年6月,福建农林大学前身之一福建省立农学院在永安南郊的黄历村建成。1944年-1949年,福建省立农学院共培养281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百余位赴台,成为农业界的中坚力量。虽然分居海峡两岸,但校友间的深厚情谊是隔不断的。通过档案查询,农林大校友办找到当年的校友资料和当年的校歌,并在农林大70周年校庆之际,赴台看望了当年的8位校友,赠送了由省档案馆提供的老校友们当年就学期间的学籍登记册和毕业纪念册复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