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初,美国经济学会都会和其他有关经济学会联合召开年会。今年年会在举行,参加人数约有11000人。
开会的目的有三:第一是让会员有机会发表论文,发表时有指定评论的会员,做报告时会员有机会交换意见;第二是每个学会的会长与干事开会,讨论与决定会务;第三是让每所有关经济学的院校到会招聘,与拿到或快要拿到博士学位的会员会面。开年会可以说是一个招聘的市场。因此对一般会员来说,参加经济学会年会常重要的。
我对于年会的报告将分为两部分,一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二是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因为它被认为是年会中最重要的。
先谈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可以从我参加的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hineseEconomistsSociety,CES)的会议讲起。该学会是1985年由几位留美学生发起的,其中两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和杨小凯。30年后的今天,该学会会员约有400人,每年在中国开两次会,在美国开会一次(参加本年会不算在内)。在中国开会一般是与一所大学合办,开会时会选定一个跟中国经济有关的重要议题,由会员与中国经济学家发表论文,展开讨论。这次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举行的会议,请了一些中国重要的经济院校领导来介绍这些院校经济学方面的活动。开会时也让一些来美招聘的院校介绍它们的工作与需要聘请哪方面的授。
从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的活动,可以讨论整个中国经济学的活动。从1985年开始到1996年,中国教育委员会(后改为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每年度的经济学研究生培训班。因为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简称福特班。从1988年到1993年,同样的福特班也在复旦大学举办。福特班培训的研究生会有一部分得到在班上任教的美国教授推荐到美国留学。有些毕业生回国后继续从事推进中国的经济学教育的工作。